找到相关内容16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妙理圆融 体用不二——浅释中国绘画艺术与禅宗某种内在之相通

    妙理圆融 体用不二——浅释中国绘画艺术与禅宗某种内在之相通  文 / 杨博文  当今时代是一个美术多元化的时代,而中国绘画的形式和表现、内容与精神结合同样出现了多元的艺术风格和时代气息。正如刘勰所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但无论哪一种中国画的艺术风格都应植根于传统继承与发展和生活与感悟。关于吸取传统和生活的养分之多少,这是因人而异同样也和个人的秉性天分有一定的关系。而做为从国外传入中国佛教中...

    杨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00357869.html
  • 八美的诵经会

    采用超低音的唱法……发音低沉、浓厚,传达甚远。此种唱法藏语称为‘欧盖’,直译译意为‘下颚音’,因演唱时运用了下颚下拉的技巧而产生喉部和胸腔的强烈共鸣。”⑤  依笔者之见,在四川藏区的宗教音乐中,相较之下...

    杨曦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5159694.html
  • 禅偈之义界与分类述略

    佛理的意境,故其创作偏重于形象思维,因而其所作也往往涉于理路、落于言诠。尤其是文人墨客所作的那一部分禅诗,不管是他们时运不济时液迹丛林所作,还是他们闲适时学佛的墨戏之作,皆未具了义,因其创作方法一如...

    企 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84863885.html
  • 佛典汉译理论刍议(下)

      二、离合法的运用  玄奘在翻译离合字——复合词时有时运用“离”、如《集论》中的“avinirbhogavrttyatmiya-yamupa^dya^”翻成“随转我所故,不离我所故”。此处可以看出,...

    李雪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73164383.html
  • 陶渊明及其诗歌中的佛教色彩

    笔者认为他达到了最高的禅境。慧远特别尊敬他,不是没有缘由的。  总之,陶渊明虽然在情感生活上经过极端的苦闷,然于诗文之中,却达到了极端的和谐肃穆。智慧和情感融成了一片,酿成了他极丰富的精神生活。他《时运...

    王春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54665937.html
  • 如何认识和学修三论宗

    无时无刻不用到理论指导,只不过我们在初级阶段时运用的理论比较粗浅,我们的常识和初学知识可以满足而不觉。当你修行到一定深层次时,你才会发现教理上的指导对你的修行非常重要,如果你没有教理你会寸步难行,到...

    理 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1566193.html
  • 肇论浅释

    推移,乘其时运而施化,不能认为是有的。  圣心若此,何有可取?而曰未释不取之理?  圣人的心是这样的,那里有可取P,你为什么说没有解释不取之理呢?  以上答第二疑,仍由圣心之异而来,故指其于郎真之义...

    单培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03967398.html
  • 极高明而道中庸——论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在他看来“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在日常生活中遵循自然,委运任化,安贫守道,无论时运变化如何,只要纵心...

    张君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35769892.html
  • 影响你一生的五个哲理故事

    ,结局都很神奇——爱加上智慧原来是能够产生奇迹的。 (二)【巨魔和渔夫】 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甚至是危险,在这个时候,你是选择感叹自己的时运不济,还是智慧勇敢地用心面对—— 海底里有...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2875678.html
  • 相貌庄严有绝招——修善与面相

    乡下的私塾中以教书糊口维生。他的学问虽然渊博,无奈时运不济,屡试不中。 有一天,他走到街上,经过一座寺院,看见一行禅师正在替人相面。他等大家都走了以后,才去请教自己的面相。一行禅师熟视良久,说:“你...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90775940.html